第七百三十三章 名声臭了还能弥补(第3页)
张延龄点头道:“那就得控制舆论了!”
“什么?”
张峦皱眉不已,问道,“你想管住百姓的嘴?这…怎么可能?”
张延龄笑道:“我准备跟姐夫说,以后京师邸报,一定得由咱来负责,什么衙门口、菜市口等地方张贴的告示,一律得经过朝廷的审查,且朝廷有什么大事小情,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张贴和宣传,一定不能被有心人利用…”
张峦问:“这么做有用吗?”
“有没有用,试过才知。”
张延龄道,“眼下想要解决问题,就得让李孜省赶紧回京来。”
“这会儿你还让他回来?送死吗?”
张峦惊讶地道。
“如果让他押送鞑靼人的俘虏,再把斩获的首级带回来,来个招摇过市…”
张延龄道,“带着战利品,在普通百姓面前走一圈,你觉得,会不会对他日益崩坏的名声有一定弥补呢?”
张峦一听,不由笑道:“吾儿,你的意思是,让李孜省从哪儿跌倒,就从哪儿爬起来。既然在舆论场上输一阵,就在这方面把场子给找回来,让世人都知道他原来是大明的能臣?”
“是有这么个意思。”
张延龄颔首道。
“好啊。”
张峦道,“就是不知,他杀的那点人,还有抓回来的俘虏,够在人前立威的吗?连筑京观都做不到啊。”
张延龄道:“没事,多有多的玩法,少有少的玩法。其实姐夫也需要在百姓中树立威望,让世人知晓他是文治武功均有建树的贤明君王。不过…”
“不过什么?”
张峦赶忙追问。
“光靠树立威望,并不足以彻底扭转局势。”
张延龄道。
“那…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吗?”
张峦催促,“你快说啊。”
张延龄摇头道:“我怕最后的结果,就算李孜省的风评有所好转,但还是架不住朝中言官揪住不放,最后还是要让他退赃。”
张峦很无语。
在儿子面前,他没什么好腹诽的,直接便开喷,“那你兜兜转转做那些,有个鸟用啊?你也知道,银子大部分都给了先皇,都被梁芳等人给霍霍了,要么用在京师的那些道观和寺庙上,要么被拿来置办贡品。如今他已无余财,怎么个退赃法?”
张延龄道:“爹,你不会真以为,李孜省的家底已经被掏空了吧?”
张峦道:“我确信他已经没多少家底了!之前为了筹措军粮,你知道他多努力吗?几乎可以说倾尽所有…为父取得的那点成就,全靠他呢。要不然,连这个户部侍郎为父都做不安生。
“你知道我现在为何不想去衙门当差吗?因为我去了,没有李孜省相助,我根本什么都做不到。”
“唉!”
张延龄叹息道,“爹,你还是太过实在了。李孜省随便拿出点儿应付你,你就觉得他已经倾尽全力?你也不想想,他给你的宅子价值几许?又是给你找戏班子,又是上下打点,把要发配的人…直接往你院子里送,难道不需要花银子吗?”
“咳咳。”
张峦咳嗽两声,板着脸道,“说正经的。”
“我说的很正经啊…爹,你好好想想,其实李孜省目前的处境,跟宫里的太监没什么两样,他既不能指望有什么党羽会帮到他,也不能指望他的子嗣以后能在科举和做官上有所建树。说白了,像他这样的人,只有银子才是最亲的,永远都不会背叛…”